第(3/3)页 而左海当年还有一处高楼,可观临大海,陈大状也是在那里,遇到了当时容氏的国师容和。 虽然南顺的都城为福州。但是左海名气也不小,一度和福州持平的一个原因在于,左海地气,出名人。以至于很多南齐百姓,常常误以为南顺的国都应该是左海。 但是这一切只能间接或者直接证明南顺国运昌隆,南顺所造船只可远航东海,与当时的北魏互通贸易,兴旺往来。在齐顺战役爆发之前,福州还在督造大船,准备组建船队远赴西洋。 作为鸿胪寺卿的康家,和有一半康家族人在内的皇商联和,背靠元后。可见这兜兜转转,都可以为一句话总结:“肥水不流外人田。” 康家有经商的本事,又做外交。又有知晓天意,通神鬼的容氏暗中协助。 南顺当年国运昌隆的一半原因,都离不开那海上贸易。 南顺国运昌隆,作为国师,容氏就更加得到了爱戴。既是爱戴,那么就更加拥有信徒和权威。这一切,都是相辅相成的。 于此同时,南齐的容氏也在闷声发大财。 南顺的容氏接了海运。南齐的容氏,吞并了矿山。 这可是有趣,叫做山海相连。 但是既然山海相连,那么,谁又不想,海水漫上山来,或者是山中倾覆,填平大海呢? 这是双方博弈。且看谁先落子。 容小龙听到这里,讲到:“若是这样推算,那应该是南齐那边的容氏先落子的。毕竟在康明两家组成皇商的时候,南齐的那位明和皇后已经按照‘天意’养大了顺和帝。” 容小龙继续说道:“明和皇后是因为天机者的天意而被选入了宫廷。她并没有如群臣所想的那样为成安帝开枝散叶,而是充当了解语花的角色,甚至在别的嫔妃诞下皇子之后,十分顺利的成为了皇子的母亲。若是明和皇后当真不争不抢,她应该教导被她养大的顺和帝孝敬生母。而不是在帝后离世之后,把生母直接送到了宫外的庵堂。宫里和庵堂,哪家日子好,不用在说吧?” “而之后,顺和帝登基,立刻招了天机者入宫,旁的没做,选了江湖纵横陌氏来涉及兵器构造,之后,又开始囤兵。几乎算是明目张胆挑起两国情绪。这个天机者,能够是谁呢?” 能够知晓天意,算出后宫会有妃嫔有孕。还能够做得出神童降世,紫霞漫天,百鸟群舞,白鹤守灵的戏码。 那只能是当时连城花谷旁边的农庄的主人了。 毕竟当年,容安可是视精怪为随物的。 可见容氏和精怪之间的关系,为主仆,并非平等。 既然如此,那么容氏可以驱使精怪,也不奇怪。 那个明和皇后,想必也是如南顺当时的容色貌美的明贵妃一般。和家族出美人的容氏脱不开关系。只不过似乎现在看来,容氏的美貌并未曾在这其中发挥过什么太大的作用。美人在侧,君王之心却不动。 如今看来。 这对兄弟倒是和当时为了美人而导致帝后合离的齐顺帝不同。 两个兄弟都不爱美人。 成安帝钟情于少年起就陪伴的成玉皇后而至死不休。远安帝也是如此,他宠爱嫔妃的原因,也是因为那个少女是少年相伴之人。 元后曾经梦寐渴求的情感,最终都在她的两个儿子身上实现过了。 而这一切的钟情和宠爱,都和容貌,胆识等等无关。 只求一生一世一双人而已。 这样想来,不管是成安帝还是远安帝,都不是明主。 真正的明主,反而是后来创下南齐盛世初幕的顺和帝。 当年的顺和帝,就是南齐的第三任皇帝。虽然并国的君王是宝成帝,但是在两国战事发动之后,南齐能够出乎意外的拥有可堪比南顺的财力,这都要多亏了顺和帝一生的矜矜业业殚精竭虑。 要知道,开启了南齐国运昌盛开始的顺和帝,在位仅仅十五年而已。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