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四章 实在是算不上老乡”-《论一个江湖大侠的失败养成》


    第(2/3)页

    又不是之前都是一帆风顺才放松警惕,赵帛上一次才中了埋伏,还是不予楼的埋伏。一般这个情况下,不应该更加警惕吗?把一个护卫升级成两个三个四个?

    这个颜康看着和颜悦色的,可是谁知道会不会是个笑面虎?回头威胁他要做什么,他不从,就抓赵帛或者月小鱼逼迫他......一次不从就杀一个,再不从杀一双......这话本这桥段,他可没少听到看到。

    不管是坊间话本还是说书传记,一般到这个桥段的时候,都是虐心情节。

    容小龙做观众的时候还挺期待这样的情节桥段的,因为这种情节往往是为了提升主人公的战斗力和进取心而刻意为之的内容,一般经历过这样的虐心之后,就会引来主人公大杀四方的痛快场面。

    但是这一切都要基于这是话本,是戏文,是小传的前提下。

    若是放到现实,放到容小龙身上,他还是希望他这个‘主人公’,他这一本小传,还是平平无奇,十分无聊的走到终点就好了。

    做个无聊的故事,点个无聊的说书人,哪怕台下一堆昏昏欲睡的听众也无妨。

    人生是自己的,又不是活给别人看。哪怕是想破头,都觉得若是为了对方的一眼热闹,去轰轰烈烈折腾自己的人生的行为实在是十分的愚蠢。

    容小龙打定主意,不管颜康如何作为,他都不要听进去。

    这个主意刚刚定下,对面颜康仿佛是能够读心一般,立刻问他一句:“容小公子,您可听说过,隔相江的地狱门?”

    容小龙听进去了最后三个字,手下一颤,索性杯中只剩半杯水,不至于泼洒出来。

    隔相江的地狱门。他当然知道。

    那是一段及其狭窄的江段,因为狭窄,加上高低落差很大,造成了那一段的水流极其汹涌,而汹涌水流在长时间的冲刷之下,又冲击掉了了不少巨石,巨石在水下拦截了正常的流向,天长日久,一段江水就形成了很多回旋流,可绞杀一切船只桅杆,就形成了后来百姓们口中的地狱门。

    站在地狱门边上,甚至可以隔着水雾,遥遥望见对面的西奥和北魏的交界处。

    十二年前,逃命三年穷途末路的容氏的其中一支,就是在地狱门投江的。容氏最后残存的那一支投江之后,隔相江上乌云密布,天雷滚滚,宛如渡劫。

    此番景象一连持续三日,白日不见光,黑夜伸五指不可见。隔相江江边百姓皆道是当时有逃亡者投身地狱门缘故,他们枉死凄惨,投身地狱告了人间的状。于是地府阎王震动。要降下天灾。

    百姓惊恐不已,叩头,不停叩头。送上猪羊,送上鲜果,奉香,求神,问佛。甚至让未曾穿耳的未婚少女披上嫁衣投入江中,下嫁江神。乞求结为亲家,江神看在新娘面上,上天求情。

    无用。

    隔相江江边,依然是天雷滚滚,白日不见光,黑夜伸五指不可见。

    隔百里之遥。容安头顶的乌鸦精在呱噪大叫。

    乌鸦精怪预感大事不妙,不停盘旋他头顶,大叫:“天诛地灭啊.........死啦!!沈小姐死啦!!!沈小姐死啦!!!!救命!!!”

    然后,化作了黑烟消散不见。

    三日后,乌云消散,但是整条隔相江,俨然成了活的地狱门。

    远方的容安身边,再也听不到熟悉的呱噪。

    这些,容小龙都知道。

    但是颜康说的事情,显然是容小龙不知的。

    颜康说:“容氏投江当时,我在对岸。眼见那个为首的容氏首领抱着一个很小的孩子投身入了激流。......当时我们南顺的遗民顺着下游撒网打捞,捞出了一些......捞出了一些,只能建了衣冠冢做安葬了。安葬在了岸边土坡之后。”

    颜康说一句话,容小龙的心就停了半拍,再说一句,他的手脚凉掉,再说一些内容,血凉。
    第(2/3)页